新闻中心

News
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教育信息化资讯 | 作者:十六进制 | 发布时间: 2022-06-07 | 1623 次浏览 | 分享到:
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省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现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信息化技术融合应用更加深入。

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省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现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信息化技术融合应用更加深入。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学院综合改革,赣州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抚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鹰潭市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市建设等取得显著成效。


《规划》提出了十一项重点任务,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推动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内容包括:大力实施教育新基建、全面推进新技术融合应用、持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并对应实施智慧教育融合共享工程。详情一起来看——


推动智能时代教育创新


坚持教育信息化“四个一”①工作思路,加大教育新基建投资力度,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推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①“四个一”指“一条路”(加快教育专网建设)、“一批车”(打造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应用软件)、“一朵云”(遴选建设一批云应用)、一批机制(完善体制机制)。)


1.大力实施教育新基建。


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发挥教育专网基础性支撑作用,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模部署和应用。


推进校园智能化改造,持续实施“智慧(数字)校园”建设工程,加快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室、创客教室、数字图书馆等智能学习空间建设。


推进“赣教云”教育大平台建设,加快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汇聚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及教育管理应用。


加快建设数据中台和“人人通”APP,推动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全面打通和支撑“教、学、管、评、测”等教育环节。


健全网络安全工作机制,建立网络安全实时监测和防护体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和问责机制,规范教育数据管理,加强在线教育产品和教育类APP监管,保障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构建绿色上网防护体系。


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经费保障机制。


2.全面推进新技术融合应用。


大力引进开发优质数字资源,全面加强大中小学教材、教案、课件、习题、试卷和微课等数字资源建设,构建体系完整的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衔接,全面实现“三个课堂”①在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


探索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中的应用;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课堂分析、学习分析,构建知识图谱②与自适应学习方式,绘制学生“数字画像”。


推动“互联网+教研”模式,运用网络研修平台进行集体备课和网络研修,提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的能力。


拓宽教育数据应用场景,建设教育大数据中心,构建学龄人口、师资需求、教育经费投入等预测模型,支撑学区划分、教师配置、经费投入、学情分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评价、学校评价,提升教育数据服务能力。


培植信息化建设标杆,督促指导南昌建设好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鼓励支持赣州、抚州和鹰潭等地开展“互联网+教育”实验,引领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


(①“三个课堂”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②知识图谱指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用于以符号形式描述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持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持续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完成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①。


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内生动力,推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招聘、职务(职称)评聘和评比表彰。


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制度,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将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等纳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推动信息素养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把信息素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促进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专业建设。


(①“三提升一全面”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将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等纳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推动信息素养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把信息素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促进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专业建设。


(①“三提升一全面”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